阿肯色州的刺棘冠教堂 (Thorncrown Chapel) 1980

友人J回應上一篇文章<杜拜傳奇> 提到的 “建築詩意”。要考據這個用語的系譜, 得先說挪威建築師 Christian Norberg-Schulz (1926-2000) 。他寫的幾本書是我念大學時台灣建築界的流行讀本。Norberg-Schulz立論深受1920年代歐洲現象學 (Phenomenology) 啟發, 他是引用德國哲學家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於建築理論的第一人, 那句Hölderlin 的詩即轉載自海德格的引用。海德格又是現象學創說者胡賽爾 (Edmund Husserl, 1859-1938) 的學生。

剛到美國 的時候, 驚訝地發現 Norberg-Schulz在此地並不如想像的出名。Yankees 風風火火、連喝一杯咖啡都盛在紙杯裡帶著走的快餐性格到底不協調於需要細細咀嚼的歐洲哲學? 於是我想起 E. Fay Jones (1921-2004), 一個陶然於阿肯色州山區的美國建築師。

E. Fay Jones
* The image is from
HERE.

在 他五十載的建築生涯裡, E. Fay Jones 無視外間建築流行的朝聞夕改, 專心致志地在故鄉阿肯色州用光線與陰影雕琢他那獨幟一格的有機型式。他的經典作品都脫胎於“亭子” 這個簡單不過的原型, 而最美麗的部分莫如徹上露明造的桁架屋頂。一座Johnes 的經典作品必然可見光線從結構木架之間的玻璃搖落室內, 宛如林間層層枝葉篩下鎏金點點。“有機”(一個用得如此浮濫乃至落俗的名詞) 之於Johnes, 不止於採用當地材料與演繹地方傳統形式。建造刺棘冠教堂的時候, 為了保護教堂周邊的自然環境, Jones 控制所有建築部件尺寸, 大小可以僅由兩個工人搬運穿過樹林, 不必為了工事砍伐一草一木。

在電影《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 唉, 又一個令人無奈的中文電影譯名…) 裡, 藏人為達賴喇嘛建電影室, 為了不傷及生靈, 放慢挖掘基礎的工事, 務必將土裡的蚯蚓一一移到安全的處所。想到世界的彼端有著兩股雷同的善意, 令人莞爾。

萊特 (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 是Jones最推崇的建築師–Johnes 之所以想當建築師, 是因為17歲時看的一部電影提及萊特設計的莊臣公司總部大樓 (Johnson Wax Headquarters)。而他也真的在12年後遇到萊特本人, 受其青睞, 成為老法蘭克的入室弟子。Jones 的作品確實處處可見萊特的影子, 但我喜歡想像阿肯色州的橡木林給予Jones的潛移默化多於那個乖戾自大的老頭。

刺棘冠教堂, 1980
* The image is from HERE.

Jones 最著名的作品是位於阿肯色州的刺棘冠教堂 (Thorncrown Chapel)。 這座被評價為 “二十世紀第四出色” 的建築微縮Jones的種種精采於一身 (排名根據如何, 不得而知)。其結構有如樹木交抱, 宛若一座森林中的森林。據Jones說, 刺棘冠脫胎自巴黎的Sainte Chappelle教堂。這座建於十三世紀的小教堂將結構量減到最低, 以獲得最大面積的彩繪玻璃窗, 全室有如五彩琉璃世界, 是哥德式建築的一塊瑰寶 (見下圖)。哥德式建築的源起, 本來就有仿合抱樹木之說。它啟發了現代建築的框架結構, 又在Jones手上反璞歸真。
Sainte Chappelle, 巴黎
* The image is from
HERE.

手 邊所及的資料都把Jones描繪成一個寧靜淡泊的今之古人、妻子Mary Elizabeth Gus Jones 的好丈夫、兩個女兒Janis 跟 Cami 的好父親。他的工作夥伴 Maurice Jennings 回憶, 在與Jones合作的二十五年間, 從未見過Jones發過一次脾氣。1990年訪問過Jones的Michael Cockram 說, Jones那個只有五個人手的小事務所沒有電腦、沒有影印機, 所有工作都以紙筆進行–唔, 這我可不敢恭維…他得到的獎項與頭銜不比別人少: 美國建築師協會 (AIA) 國家榮譽獎、美國建築師協會金章、阿肯色州大學榮譽博士… 。建築圈不乏裝腔作勢、相見爭如不見的 “大師”, 好奇的是 Jones 何能曲高卻和不寡。

世界人口從Hölderlin生活的十九世紀上半至今膨脹了四倍, 滄海桑田, 海德格式的棲居只能從詩篇裡去想像了。縱然是天縱英才如 Jones, 也必須仰仗阿肯色州每平方公里只有二十人的地廣人稀維持作品水準。Jones一生完成的作品約有226件, 以教堂 (15座) 與高級私人住宅 (135座) 等低密度建築為主 (參考: 阿肯色州大學收藏的Jones圖稿檔案) 。萊特還曾為中低收入者勾勒過 “美國風住宅” (Usonian House)、設計過高層的普萊斯大樓 (Price Tower); Jones 則明顯地自絕於能解決市井小民居住問題的高密度建築。美國有歐洲的心靈, 但無助於專注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詩意, 類似從上海弄堂裡昇華出情調來那一種–市井, 但還是人文的。杜拜一例遺憾的, 是砸下去的錢並沒有太多具現為新時代的詩意。

E. Fay Jones 年譜

-1921年1月31日生於阿肯色州。
-1938年立志成為建築師。
-入阿肯色州大學(University of Arkansas), 因該校尚未創辦建築系, 就讀土木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輟學服役於美國海軍。
-大戰結束後重返阿肯色州大學, 成為1946年成立的建築系第一屆學生。1950年取得建築學士。
-赴德州萊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 攻讀建築研究所, 並在此結識萊特。1951年取得建築碩士。
-畢業後執教於奧克拉荷馬大學兩年。
-1953年受邀到萊特的兩個塔里森工作室實習, 往後多年間舟車往返於塔里森與阿肯色州。
-1953年返回阿肯色州, 在 阿肯色州大學執教, 他在1966-1974年間擔任該校建築系系主任, 1974-1976年間擔任該校建築學院院長。
-1954年開設個人事務所。
-1980年刺棘冠教堂完工。
-1981年因刺棘冠教堂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 (AIA) 國家榮譽獎。
-1990年獲得美國建築界的最高榮譽: 美國建築師協會 (AIA) 金章。
-1990年獲得阿肯色州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1998年結束事務所業務。
-2004年8月30日在阿肯色州家中過世。

* 延伸閱讀: Robert Adams Ivy Jr. 是 Jones 的傳記作者。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他的
Fay Jones The Architecture of E. Fay Jones, FAIA (1992) 和 Fay Jones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