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索拉尼(Paolo Soleri


索拉尼是一位美國城市規劃家、規劃理論家和建築師。他的“建築生態”( arcology)觀集中體現在位於亞利桑那州的試驗城鎮“阿科桑蒂”的規劃和設計上,給當代城市規劃的生態化、人際化、低水平維養、高密度居住提供了一 個很好的範例和課題。正是因為這個試驗城鎮的影響力,雖然索拉尼本人應該屬於現代主義第二代的建築家,但是設計理論界卻往往把他視為當代設計家和規劃家。 他現在依然健在,並仍然在工作,他的高齡也使得他能夠成為一位既是現代的、又是當代的規劃大師。

從年齡上看,拉索尼和貝聿銘、路易士. 康這些人應該屬於同一代,他們都出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幾年,拉索尼生於1919年6月21日。和貝魯奇相似,也是個義大利裔的美國建築設計師。他畢 生投身於研究、實驗城市規劃,在建築設計上也集中在試驗性的探索上。他成立了一個以亞裏桑納為基地的建築教育機構——科桑蒂基金會(the Cosanti Foundation)。他自己在美國的亞裏桑納州立大學建築學院(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擔任教授,並且獲得過2006年的國家設計金質獎章(National Design Award)。

索拉尼生於義大利的都靈,在那裏學習建築學,1946年,他在都靈理工大學(the Politecnico di Torino)獲得“科學碩士”學位(這個學位在義大利叫做“laurea”級別學位)。1947年,索拉尼訪問美國,在亞裏桑納的佛蘭克.萊特的工作室-學校“西部塔里辛”( Frank Lloyd Wright’s  Taliesin West in Arizona)工讀一年。他在那個時期設計過一座大橋,專案模型在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獲得建築界比較廣泛的好評,因而在建築界初露頭角。

1950年,索拉尼回到義大利,承接了設計一個大型的陶瓷廠“Ceramica Artistica Solimene” 的項目。他對於陶瓷生產程式很熟悉,因此設計的工廠性能和外形都很合適,他設計了陶瓷青銅的“風帶”,用這個類似小型風洞的設備來檢測陶瓷產品的性能,而 建築設計本身又突出了雕塑感,這個項目獲得了義大利的設計獎,也為他在義大利的建築界奠定了地位。這個風帶的收入,成為他的基金會日後進行試驗的基金來 源。

1956年,他遷居到美國亞裏桑納的斯科茨戴爾(Scottsdale, Arizona)。他和夫人一起在這裏長期進行城市規劃的試驗和探索,他創建了科桑蒂基金會這個非贏利性的教育基金組織,支援、鼓勵青年學生、建築師的城市規劃研究。

作為一位建築師,索拉尼本人的思想主要是受耶穌派神學家和哲學家皮艾爾.查爾丁(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的影響比較大。

科桑蒂基金會最主要的項目就是“阿科桑蒂”(Arcosanti),這是一個由索拉尼負責設計的5,000人的居住區的規劃,地點在亞裏桑納的鳳凰城北面100公里的科德斯立交(Cordes Junction) 附近,是一個試驗性的高密度居住區,同時也是一個考慮到亞裏桑納的沙漠狀態的生態城區,把設計、生態、人文集中在一起處理,是現代城市規劃中的一個很重要 的專案。現在好多學習規劃的大學生都到“阿科桑蒂”來考察參觀,從中學習,總結經驗,在不少規劃學的著作中也都詳細介紹、討論了這個試驗城。

“阿科桑蒂”不是一個紙上談兵型的設計,而是一個逐步在建設和擴大的居住區。該區從1970年開始興建。如果開車走美國西南部的17號國道(I-17), 就可以看到這個規劃開發區了。這個規劃區集中體現了索拉尼強調的生態與建築的融合,體現了規劃在最大程度上為居民提供方便。整個區域的建築、服務設施、水 處理和垃圾汙物處理都要做到低成本、低消耗,能耗要達到最低的水準,充分利用太陽能來照明、取暖和製冷。要最大限度地保護自然和土地,區域內要具有最佳的 人際互動性,住戶業主能夠和周邊生態發生最密切的關係。他提出未來的城市規劃設計應該形成一種新的模型,他將其稱之為“arcology”,我想:是否可 以就字面意思翻譯為“建築生態”學呢?

從1970年代以來,已經有接近6000人參加了“阿科桑蒂”的建設工作,這個專案是鼓勵國際性的自願參與的。來自全世界的志願者在這裏參與建設工作,也 學習到城市規劃建設的新理論和新觀念。而在參與的過程中,建造者還能就地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豐富設計概念,完善設計規劃。國際設計界稱這個項目為“ 阿科桑蒂建築生態網路”( the Arcosanti Arcology Network)。 這並不是一個急於求成的房地產開發專案,而是一個慢慢設計、慢慢試驗、慢慢探索的過程,希望真正找出自然環境和住宅開發之間最佳平衡的方法來。到2005 年為止,這個“阿科桑蒂”試驗城鎮才開發了設計區域的3%左右。從1970年算起,用了35年才做了3%,這樣緩慢的速度恐怕也算得上是全世界開發工程中 的“另類”了。因為是一個非贏利性的試驗性開發專案,因此才能夠這樣從容地精心設計、精心施工。這個項目一直在吸引著好多對未來城市規劃發展的模式感興趣 的人目光。也是索拉尼最著名的項目了。

1984年在奧地利的維也納技術大學(the 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德語稱為Technische Universität Wien)舉辦了一個叫做“人與空間”( Mensch und Raum”,相當於英語的man and space)的國際建築論壇(The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Symposium),保羅.索拉尼的參加引起國際建築界和高度關注。這次會議的參加者中有不少是當時國際影響力很大的設計家、建築師、規劃家和理論家,包括達興登(Justus Dahinden)、鄧尼斯.夏普(Dennis Sharp)、布魯諾.澤維(Bruno Zevi)、喬治.格盧斯堡(Jorge Glusberg)、奧托.卡普芬格(Otto Kapfinger)、佛列.奧托(Frei Otto)、皮艾爾.瓦戈(Pierre Vago)、恩斯特.吉賽爾(Ernst Gisel)、永奈爾.沙恩(Ionel Schein)等人。在這次學術會議上,索拉尼提出自己在“阿科桑蒂”的規劃概念,也講述了設計和建設的進度,引起全場很大的關注。

華盛頓的可哥蘭藝術博物館(the Corcoran Gallery of Art in Washington, DC)曾經在1970年舉辦過“保羅.索拉尼的建築視野”(The Architectural Visions of Paolo Soleri,)展覽,這個展覽後來在美國各個大城市、在加拿大的幾個城市巡迴展出,據說創下了參觀人數的記錄。 1976年在紐約州羅切斯特的施樂公司廣場(the Xerox Square Center in Rochester, New York)舉辦了“城市生態的太陽:未來城市的概念”(”Two Suns Arcology, A Concept for Future Cities” )展覽,1989 在紐約科學院(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舉辦了索拉尼生態居住觀展(“Paolo Soleri Habitats: Ecologic Minutiae”)。最近的展覽在波士頓的建築中心舉行。除美國之外,在世界上不少地方,也展出過“阿科桑蒂”的規劃和設計,介紹過保羅.索拉尼的生態建築觀。

索拉尼獲得過多個國際重要獎項,包括2006年的庫帕-修維特國家設計終生成就獎(Cooper Hewitt National Design Award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 ),200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身成就獎(Leone d’oro at the Mostra di Architettura di Venezia (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for his lifelong achievement ),1984年的法國建築學院銀獎(Silver Medal of the Academie d’ Architecture in Paris ),1981年的保加利亞的索非亞世界建築雙年展金獎(Gold Medal from the World Biennial of Architecture in Sofia, Bulgaria )等等。

索拉尼的著作很多,迄今為止有六本主要的著作,其他思想多見於論文形式,是一位很重要的建築評論家。他的時間一半花在自己的研究中心科桑蒂,另外一半則在阿科桑蒂現場。像他這樣生於二十世紀初,迄今還在規劃、設計上具有影響力的大師,並不多見的。

from: 王受之的BLOG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