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全港九個鐵路上蓋即將興建七十三楝五十層高的「屏風樓」、單是中西區未來便有三十三個項目興建、而曾特首還希望香港人口可以達到一千萬
一座城市可以擠得下多少人口、多少高樓大廈?等於問:一個人可以拼命工作多久?
驗身報告經已指出,香港的「健康」大不如前。
「地球之友」調查顯示香港回歸十年來,人口增長不過六個百份比,但用電量、用水量、廢物製造量都以雙位數字急速上升。總幹事劉祉鋒說,若果這趨勢維持下去,未來十年情況環境質素一定更為惡劣。
一連串觸目驚心的數字:
香港中西區即將有33個建築項目展開,樓面面積達到8百萬平方呎──相等於4幢IFC(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或者接近4個維多利亞公園。中西區區議會亦從政府得知,區內約有1,800幢30年或以上物業,重建後樓守面積可較現在多出3百多萬平方呎──又超過1個維園。
而這僅僅是中西區!
「思網絡」總監鄭敏華用上幾個月明查暗訪,綜合城規會、地產商、各大傳媒報導,計算中西區自去年起陸續落成開售,以及部份已有具體發展的興建計劃,結論是:清拆天星和皇后碼頭,預示著中西區將不斷增建物業,發展密度已經響起失控的警號。
後果不難預料:交通擠塞、熱島效應、公共空間不足、人口稠密增加傳染病擴散的風險……
「我驚訝地發現中環的空氣質素,比銅鑼灣和旺角都要差!石屎叢和玻璃幕牆引發熱島效應,污染物無法驅散,環保署在今年首季,便錄得中環九成日子的路邊空氣污染指數達到『偏高』和『甚高』的水平。」鄭敏華不禁質疑:「這種『增建式』發展,到底還可以持續多久?」

小題:堅持無病

去年底開始,「環保觸覺」不斷開記者會,提出「屏風樓」問題:
十一月,批評荃灣海邊即將興建22棟樓宇及2座酒店,連同已落成的項目,海邊將豎起兩道各一公里的屏風牆,大部分樓宇超過40層,等於將20個足球場分兩排豎起在海邊。
十二月,批評回歸十年來落成的138個私人屋苑,超過7成是屏風樓;未來即將興建的9個鐵路上蓋項目,全部是高密度、高達50層的屏風式設計,這統共73棟樓宇等同將36個足球場豎起,長達整條彌敦道。
一月,批評大圍站上蓋興建二十幢五十層樓高大廈,一字排開。
四月,批評政府12 幅勾地表上地皮,有可能發展成屏風樓。
政府終於迫得回應。
規劃署長伍謝淑瑩在四月表示,政府已經按城市規劃指引,制訂「地積比率」及「高度限制」,去年還發出技術通告,規定地盤面積達2公頃,或總樓面面積達10萬 平方米以上的地皮,需要進行通風評估,確保對周圍環境不會有影響,勾地表內的地皮,也會事先評估,強調符合城市規劃標準。
「地積比率」、「高度限制」、「通風評估」,這些政府強調樓宇合乎「標準」的準則,稍後會再討論,重點是政府的態度:無問題,無病!
六 月中旬的「城市論壇」上,規劃署助理署長趙達萊公開反駁屏風樓問題並不嚴重,並且沒有科學量化評估。「你說屏風樓擋風,但我可以說風呢,會在行人道上,或 者平台四處流,要視乎每一區的『主導風』的方向,問題是否嚴重,好大爭議。」他反指市區土地愈來愈少,土地用途必須深思熟慮:「填海又難,新界要收地才可 起樓,如果我叫你全部搬去天水圍、屯門,又會說沒有選擇!」
彷彿在嚷:我無病,有病是你!

小題:直至倒下

「香港未來,一定要死過才會返生!」中文大學建築系教授吳恩融一針見血道。
他說,風可以分為十度,人只需要有1.5度的風,已經會覺得舒服,香港本來好好風,但西九龍、尖沙咀、紅磡、觀塘等地區,風度甚至少過0.1度。
「無風會唔會死呢?少過0.01也不會死,習慣後甚至不覺一回事,不過後遺症是一有瘟疫,便難以控制,像SARS(非典型肺炎)。」他預計香港未來,可能會有更嚴重的傳染病。
對於香港愈來愈「密質質」:
「環保觸覺」揚言會向城會申請降低樓宇積比和限制樓宇布局,並期望地產發展商負起「社會責任」自律不再起屏風樓;
「思網絡」的鄭敏華提出設立「物業增值稅」,政府並非單單倚靠一次過的賣地收入,而是致力改善環境令土地升值,再逐年徵收「增值稅」。
吳恩融則注力裝作「城市氣候地圖」,期望政府根據科學研究改善環境。他是環境建築的專家,這幾年的經驗很有意思:
「2000年說質優生活,香港人覺得你好無聊;2001年罵『屏風樓』,人家當你痴線!」他開始說故事。
2002 年一些地產商不滿政府對通風及採光的規定,覺得廚房的窗要對外、不可對著天井,限制了樓宇設計。「地產商覺得不夠光,就開燈;沒有窗,就裝抽氣扇,而政 府,我覺得是回歸後不希望收入減少。他們找我研究,希望有數據支持放寬──但顯然找錯人!」吳恩融的報告指出不能放寬,反而要加強管制,增加樓宇的通風和 採光。
「有高官對我說:『無光唔會死!』『但無光會盲呢!』我答。地產商威脅要開記者會,揚言加強管制樓價會貴一倍,我說好啊,看市民信我,還是信你?」
報告交給政府後,便被雪藏──直至SARS。

小題:回頭請早

2003年爆發SARS,政府馬上找出吳恩融的報告,並再委託他進行「空氣流通評估方法之可行研究」,結果並且納入「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中。然而吊詭的是:建築新規章和舊規章同時並行,任由發展商自行選擇跟從與否!
去年吳恩融再獲得九百萬撥款,要在三年內制定香港都市氣候環境圖(urban climate map)。這地圖源自德國,結合地形、街道、建築群等,反映出城市的風向、風速、太陽幅射、氣溫等,東京亦有製作這種地圖,並且根據地圖改善居住環境,包括清拆樓宇和加強綠化。
「但香港政府會跟著你的地圖去拆樓嗎?」我瞄到地圖的初稿,不出所料,人口愈稠密環境愈差
「視 乎公眾的反應,政府會否負起拆樓的費用啦。但香港不是沒試過──1894年黑死病蔓延,政府拆掉中西區很多樓宇,那次死了十萬人,人死便不用賠償!」他半 笑半認真地說:「我估計最嚴重的瘟疫還未發生,是否一定要去到這個地步才會回頭?可能就像一個人,要心臟病發才會關注健康!」

box:香港樓宇「健康」史
十九世紀香港十多萬人聚居於上環、西營盤,人口密度高達每公頃一萬人,遠遠高過現今每公頃四至五千人。當時並無自來水、無水廁,瘟疫幾乎隔年發生,1894年一場鼠疫奪去十萬條人命。政府請健康專家Chadwick 來港,其後規定:
.建築物的高度與街道闊度比例為正比1:1;
.建築前方要有不少於 4.5米的前街,並留有三分一面積做 「 後空地 」;
.建築物前後要有窗,屋子闊度少於 40 呎,有利產生對流風。
當時大業主反對聲音很大,因為同一面積的土地,可建單位減少、租金大減。然而因為建築深度無規限,出現門前窄、但無限深的設計,後面的單位可說不見天日。

九 龍區開始發展。1903 年香港出現首條與公眾健康有關的建築條例Public Health & Building Ordinance,政府願意向業主賠償租金差額,但規定要有食水供應和水廁,水塘此時開始建造。衛生督察定期巡邏,每年三次大洗太平地,甚至可強制入屋 洗地,建築物設計亦有進一步規定,例如如前街闊度、窗戶與所有房間面積比例等。
1935年人口達到一百萬,深水埗長沙灣等開始發展,建築技術開始用鋼筋水泥,高度大為增加,政府把建築物的高度與街道闊度比例放寬至1 : 1.5,引入後巷,方便倒夜香和垃圾。

1956 年開始,每年數以十萬計人口湧入,住屋需求激增,政府再放寬建築物的高度與街道闊度比例到1 : 3,是全球首個地方將住宅的高度比例提高至此,吳恩融說先例很壞:「建築物的高度與街道闊度比例維持在1:1至1.5,是有科學根據無損日光和空氣進入建 築物,至今英美很多大城巿如芝加哥、波士頓仍然沿用這比例。提高到1 : 3,可說沒有考慮環境衛生問題!」

不少建築條例由五十年代沿 用至今,部分已不合時宜,例如沖廁技術普及後,後巷的「歷史責任」完成,至今反導致衛生問題。其中一項重要改動,是取消建築物的高度與街道闊度比例,改而 規定「地積比率」,吳恩融認為是大倒退:「比例放寬至1:無限——即是說樓宇可建築至無限高!」
建築師吳永順亦一直批評政府現在無論規定「地積比 率」或設「高度限制」,都不能保證空氣流通:例如北角城市花園,地積比率不到八倍,但效果是較矮但更長的「矮屏風」,把海港和內陸完全隔絕。他更批評政府 以環保為借口,豁免發展商興建保露台、空中花園等設施的地積比率,以玫部份樓宇比指定的「地積比率」,大幅「發水」達兩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