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生活行為、過程是對設計具有真正作用的直接外因,這種外因決定了設計的產生和演變。研究設計最根本的是要通過研究設計的外因,得出人的真正需求,並把它轉化為產品。」——柳冠中

柳冠中教授

柳 冠中教授是我國工業設計教育界著名的學者,也是現階段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學術帶頭人。柳先生早年考入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攻讀建築裝飾專業,畢業後留在北京經 歷了艱苦的設計實踐的磨練,在改革開放初期重回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完成研究生學業並成為工藝美術專業的教師。此後,柳先生留學德國,是我國工業設計專業最早 出國留學深造的學者之一。東西文化的融合以及多年來設計教育和實踐的積累使柳先生在學術上不斷地進入嶄新的境界。柳先生一生耕耘,為我國的工業設計教育事 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責任教授、博士導師、政府津貼學者,同時也是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理事長兼學術和交流委員會主任、中南大學兼聘教 授、博士導師和國內外多所著名大學的名譽教授或兼職教授。

在夏日長沙一個難得的清涼上午,我們與柳教授進行了一次輕鬆的交談。其實柳先生 在這幾天中已經連軸轉似地給中南大學藝術學院的師生們作了多場講座與討論了,但只要一談到設計,柳先生還是那麼神彩熠熠、知無不言。在兩個多小時的交談與 聆聽之中,我們深深感受到了一位前輩設計大師的博大與樸實。

啟程:機遇與挑戰
記:作為中國工業設計的先行者,您是如何走上設計這條道路的?
柳: 早在1961年新中國剛剛恢復藝術教育的時候我就報考了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那時藝術界把純美術看得很高,一般人都認為工藝美術就是從事簡單的裝飾,不以 為然。但那時我們的院長看到了工藝美術這一新興專業的遠大前景,認為隨著中國日後生產與消費的不斷發展,工藝美術必然會應用廣泛,成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 一個重要手段。在當時的情形下選擇設計這一專業,對我來說是一種挑戰、也是一機遇。

磨煉:在艱辛的歲月中奮鬥
記:在畢業後的那段非常時期,您是怎樣把自己的設計理想堅持下來的?
柳: 從美術學院畢業後的多年時間對我來說的確是一種磨煉。值得慶幸的是,我被留在了北京。剛開始在市政公司,每天和工人們一起在下水道工地上挖土方、干重活, 但晚上收工回到簡陋的工棚還能體會到一點寧靜,這對我來說已經是最大的享受了。後來轉到市綠化隊,我就嘗試著做一些專業份內的事。那時主要做美術宣傳畫主 席像,我們的工具和條件十分簡單,用板刷醮油漆很快就干結了,我們就用手掌作畫,現在的人想都不敢想。為了把所學的專業知識用於實踐,我曾帶著一群沒有受 過任何施工技術訓練的人用揀來的碎磚石為街道公園建起了一個宣傳廊,後來又建起了一座漂亮的大門。環境雖然艱苦,但只要我想要去做的事,我就會盡一切努力 去完成。

感悟:在實踐中創造價值
記:您是怎樣開始把工業設計當作一生的追求的?
柳:70年代初期正逢北京 因建設需要急需室內設計人員,我就被調到了北京建築設計院。當時分配給我許多燈具設計工作,如毛主席紀念堂、西哈努克官邸和一些外國使領館的燈具設計。為 了把自己獨創性的結構和造型付諸實施,我必須與製造廠裡的工人師傅們溝通,一起解決各種工藝和材料的問題。因為我在基層幹過多年,所以我敢於自己動手做實 驗。通過試驗材料和工藝的特性做出了一些當時人們從未嘗試過的造型和結構。那時候我就意識到,設計光追求外觀不行,重要的是作出合理化的設計,才能夠在滿 足生產的同時推陳出新。

學貫東西,中國工業設計教育與實踐的領航人
記:關於工業設計教育,您的最大體會是什麼?
柳: 我在國內完成了研究生學業之後,有幸作為恢復高考後第一批赴海外留學人員到德國深造工業設計。在跨越東西方的設計學習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西方設計教育 的不同之處。過去國內的設計教育往往注重模仿,這種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只能造出一個個的工匠,而不是設計師。德國是包豪斯的故鄉,其設計教育更注重培養人的 自我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設計絕不僅僅是停留在紙上的繪圖工作,一定要親手做出來才行。只有通過材質、工藝的訓練才能深切體會造型的精妙之處。

記:現在中國的工業設計教育應該是重「技」呢?還是重「道」?
柳: 今天的設計教育,實際上是在編織21世紀設計人才的搖籃。我認為人的創造力、人的能力、人的思維方法和潛力就是最重要的生產力。教育首要功能就是培養解放 這個生產力的能力,而技巧、技術只是設計要處理的諸多矛盾中的一個方面。恰恰是設計會規範性地選擇、要求、限定技術、技巧的應用,因此,設計教育中,技術 技巧性的知識只是工具的僕人,相反,為了培養發現問題、歸納判斷問題以及組織解決問題能力則是引導技巧、技術進步的方向。

飛躍:探索設計的真實本源,創立「設計事理學」的設計方法論記:您近年來提出的「設計事理學」究竟是怎樣一種設計新觀念?
柳: 工業設計的對象可以是「物」,如產品、廣告、包裝、環境設計、市場戰略、產品計劃、交通工具系統等;工業設計的對象也可以是「事」,如工作、學習、飲食、 娛樂、休息、交流等生活方式的概念創造、策劃、開發。所以,工業設計是一切人為事物、事務等的觀念、方法和評價思路。「設計」就是設計人為的事物,是一門 人為事物的科學。工業設計的目的是為人類創造更合理、更健康的生存方式。「設計事理學」思考、研究的起點是從「事」——生活中觀察、發現問題,進而分析、 歸納、判斷問題的本質,以提出系統解決問題的概念、方案、方法及組織、管理機制的方案。從設計「物」到設計「事」,這就是「設計事理學」,是知識經濟社會 的設計方法論。

記:我們該怎樣在設計中具體的來理解「事理」?
柳:「事」是塑造、制約「物」的外部因素的總合。事體現了人與物之 間的關係,反映了時間與空間的情境,蘊涵著人的動機、目的、情感、價值等意義。在具體的事裡,人、物之間的「顯性關係」與「隱藏的邏輯」 被動態的揭示。 「事」是體現「物」存在合理性的「關係場」。因此,設計應該先「實事」,即研究不同的人在不同環境、時間因素下的需求以確立設計目的;然後再「求是」,即 選擇造「物」的材料、工藝、形態、色彩等內部因素。「事」是評價「物」合理性的標準。在具體的事裡,我們才能知道物是否合乎特定的人的特定的目的,是否合 人的行為習慣與信息的認知邏輯,是否合乎環境、人情、價值標準等。這一切就叫合乎「事理」。設計看起來是在造物,其實是在敘事、抒情、講理。

記:事理研究的具體研究方法有哪些?
柳: 事理研究可以粗略的分為兩個層次:微觀、宏觀。微觀研究即在「具體」的情境內去把握「事」的各元素間關係,去理解人是如何感知外部世界的,如何與外部世界 互動,又是如何被外部世界所影響,從中發現問題,為細節設計提供依據。微觀層面的事理研究有助於我們對設計「細節」的把握。仔細的分析習以為常的行為、每 天都發生的小事,並從中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提出更合理的方式,這首先是一個設計師的責任。好的設計師都首先是一個生活瑣碎細節的「仔細」觀察者。
宏觀層次的事理研究即在整體的「事系統」—生活形態—中去確定目標人群、瞭解他們是怎樣生活的,什麼是可以接受的,他們的希望與夢想是什麼,從中發現新的市場機會,創造全新的經濟提供物以滿足其需求。

記:在人們重視設計實踐而勝於設計理論的今天,您為何轉向設計方法論的研究呢?
柳: 今天的設計呈現出一種多元化的趨勢,各種新的理論觀念不斷出現,大家都在給「設計」加上定語以重新定義設計專業的「科學範式」,而設計的「本體」卻被來自 於外部的時尚侵蝕、瓦解,變得模糊不清了。與學術界的理論發展相比,國內的企業更「務實」,他們把設計看作市場競爭的手段,是刺激消費的工具,服務於資本 的增值。設計活動的目的被異化,方法被理解為捷徑。在copy與paste時代,企業內部的設計方法表現為拼貼、移植、模仿。
另一方面,我國的設 計教育在近兩年呈現出「大躍進」的態勢。國內設計藝術專業的院校由80年代的二十來所激增到400多所,每年畢業學生由原來的幾百人到幾萬人。這一變化似 乎是在一夜之間發生的,隨著招生而來的是師資人員短缺與課程設置的結構不完整。大多院校的課程集中在基礎、技法、知識上,如此情況下培養的畢業生,既缺乏 實踐的經驗,又無系統而合理的方法論指導,當面對實際設計項目時,既不能擺脫「知識」的桎梏,又不能跨越「技法」的藩籬。
因此,研究出一套完善的、系統的、正確的方法論才是確立工業設計學科的根本、才能使學生真正學到設計的精髓。

記:從您的講述中,我們深刻體會到了設計方法的重要性,這也是您從設計實踐和理論研究中探索的結果,我們真誠希望您所提出的設計事理學的方法論能夠為我國的工業設計教育和實踐帶來有益的指導作用,謝謝!
柳:不客氣!